【数据简介】:
对于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来说,探索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源泉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考虑到中国
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国情,在此时期最具特点的经济增长动力便是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导致的“人口红
利”(蔡昉,2013)。在现阶段,中国已进入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崭新发展阶段,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城
镇化也被视为当今中国的第一内需和最大内需,其核心内容便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迁移,
进而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并充分挖掘制度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虽然中国经过“刘易斯转折点”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再具有无限供给特征,但这仅仅体现在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放缓。中国低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仍然较为庞大,保证其稳定就业对缩小收入差距、降低贫困和城镇化建设具
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从省域、地市层面科学合理的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并分析其动态变
化及其影响因素,这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有裨益。
许和连教授团队,利用1997-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
年鉴》数据库,科学测算了中国各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数据。由于未来新城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位
于二、三线城市的地级市或中小城市,并考虑到中国2003年以后地级以上行政区划较为稳定且行政建制
数量、类别基本没有变动。因此,许和连教授团队基于Hu(2009)、赵德昭和许和连(2013)的研究,
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库,进一步测算了中国282个地级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量数据,并
重点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的变动对改变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区域流动、实现区域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有明显作用?未来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着力
点是什么?上述问题不仅成为劳动力转移区域选择理论的前沿,也是本数据主要解决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